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一枝独秀话沧桑(下篇)——访安徽安庆陈独秀墓园
2021-08-17 10:34:00
广东东软学院
编者按: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党史学习教育年,为了推动全校的党史学习教育,我校举办了党史讲座、晚会、演讲、朗诵、合唱、知识竞赛等丰富多彩的纪念活动。暑期期间,我校党委书记都本伟教授又创作了两篇党史题材的游记,现予以刊登,以飨广大师生,进一步推动我校党史学习走向深入。
都本伟
    墓园,是死者的栖息之地,灵魂安放之所。每当徘徊在不同的墓地,凭吊离世的故人,都能引发我对人生的思考,对生命的叩问。我曾站在巴黎拉雪兹公墓的巴黎公社社员墙前,回顾法国大革命的风云际会,凭吊1871年5月28日在那里被杀害的147名革命者;我也曾徘徊在维也纳郊外的中央公墓,站在贝多芬的墓碑前,献上一捧鲜花,耳边回响贝多芬那气势磅礴的《第九交响曲》“欢乐颂”的乐章;我曾多次在清明节期间,带队前往葫芦岛的塔山英雄纪念碑和烈士陵园,向1948年10月12至16日在塔山战役中伤亡的3000多名解放军战士致敬……墓园的苍松翠柏,象征着这些死去的人不朽的抗争,墓园的落叶黄花,又象征着他们经过人生的炼狱,逃脱不了飘落的命运。而当我有一天,站在安徽省安庆市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陈独秀的坟墓前,我的思绪更是难以控制,脑际里浮现的都是这位伟大的革命者一生叱咤风云的画面。陈独秀的落叶归根,是家乡人民对他一生功绩的褒奖,也是他的亲人对漂泊一生、居无定所的父辈最好的安慰!
陈独秀之墓(江津)
    1942年5月27日晚,在阴雨濛濛的渝州江津——长江边上的一个石墙院里,中国现代史上一位显赫的人物走完了他64岁不平凡的人生,撒手人寰。他就是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五四运动的总司令、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陈独秀先生,在凄风苦雨中结束了既轰轰烈烈又穷困潦倒的一生。客死他乡时,没有一分遗产,没有一分田地。他是可以享受“荣华富贵”的,只要一低头,就可以去不远的重庆为官,狐假虎威;他是可以“继续革命”的,只要一份检讨,就可以到革命圣地延安归队,指挥千军万马,但这些都被他拒绝了。甚至于国民党秘书长朱家骅和他的北大学生创党同仁张国焘分别寄给他的5000元生活费也被他悉数退回。不为别的,只为真理正义而坚守的信念和节操,铜臭不能沾染一分。虽然,他的生活朝不保夕,拮据时以典当度日,时常饥肠辘辘,致死的诱因是长时间不进油水而贪吃了几口四季豆烧肉而引起的肠胃不适。唯一欣慰的是,闭眼时他的爱妻潘兰珍和他的三子陈松年守在身边,出殡时,当地的百姓从古稀老人到刚入学的小学生沿途相送。于是,江津城西的康庄前坡上,面迎波涛滚滚的长江、后倚松竹茂密的青山,一座新坟凄苦地堆起,成为客死他乡的一代伟人陈独秀的暂栖之地。寒风瑟瑟,夕阳无语,青山依旧,江河仍流,沧桑几度,人事皆非……
    2010年元旦对石墙院的那次造访,给我留下遗憾的是没有到江津康庄长江边上陈独秀的墓地凭吊,虽然那里已是陈独秀的衣冠冢。抗战胜利后的1947年2月,陈松年遵照父亲遗愿,雇了条木船已将他的灵柩通过长江水系运抵家乡安庆,与其生母合冢于北郊祖坟之地叶家冲了。这样,我就有了一种强烈的冲动,为了弥补遗憾,一定要抽时间去安庆,寻找陈独秀儿时的踪迹,并到他的墓园祭悼。2015年深秋的一天,我在友人的陪伴下,千里迢迢来到了落叶缤纷、秋色正浓的安庆,实现了这一夙愿。
    一路上,“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夜夜思君不见君,共饮一江水”,这一古老的歌谣在耳边不断响起,我知道那是无意识中我要借此歌谣对陈独秀生于长江岸,葬于长江边的无限缅怀。
陈独秀立像
    到达安庆当天,本想先找陈独秀故居,寻觅陈儿时玩耍和读书的场景,经多方打听,才被告之,故居早已不在,不知哪个年代被推倒在原地建了自来水厂,这一重要的文物已消失在大拆大建的历史硝烟之中。听到此消息,我十分的感慨:名人故居是不可复制的文化遗产,像陈独秀这样彪炳史册的杰出人物的故居没有保留下来,绝对是历史的遗憾!
独秀园
    故居看不成,只能直奔陈独秀墓园了,因为多年放不下的是,那里埋着一具伟大思想家革命家的尸骨一直是我心中的块垒。当我站在独秀园那宽阔的石牌楼前,远眺东方连绵起伏的独秀山脉时,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平静,像大江大海的波涛一样翻腾。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据传,仲甫先生当年与友人登临独秀峰,眺望山川盛形,触景生情,大兴感慨:“此山独秀,如斯名也!”由于仰慕桑梓祖山,辛亥革命后陈遂改名“独秀”。遥想独秀先生,早年一腔热血,满腹经纶,积极提倡“德先生”、“赛先生”,高举反帝反封建大旗,冲锋陷阵,勇往直前,那志气豪气才气,真是“一枝独秀”呀!我心想独秀山真是有幸,这座怀宁祖山因人而地昭,声名远播,乃江山独秀人风流呀!如今人与山相依相伴,魂归故里,也是对陈先生那不死的魂灵最大的安慰!
浮雕墙
    真要感谢当地的政府和人民,如今的独秀墓园已被改造建成以陈独秀墓为核心的一座文化名园,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园占地110亩,仅墓地就1058平方米,由陈独秀墓、浮雕墙、石牌坊、墓道、铜像、《新青年》碑刻、纪念水塘等组成。浮雕墙总长60米,高4米,以“英年志气”、“惊天动地”、“开天辟地”、“浩然正气”四大部分展示了陈独秀不平凡的一生。我很佩服创作者的独具匠心,这“两气”“两地”的概括,准确把握了陈先生伟大而不平凡的一生:青年时志出乡关,赴日探求救国救民真理;壮年时领导了轰轰烈烈的新文化和五四爱国运动;不惑之年“南陈北李,相约建党”,立开天辟地之功,四次身陷囹圄,坚贞不屈;晚年时飘落在西南偏僻的乡野,不为利益所动,关心着时局,传播着文化……当我站在浮雕墙前,一幕幕看到陈独秀不同时期伟岸的气质、炯炯有神的目光,以及那彪炳史册的业绩,真为安庆这一方山水哺育了陈独秀这样的伟大人格而感到自豪!
《新青年》杂志雕塑
《敬告青年》文章雕塑
    顺着宽阔的墓园主道,我来到一座《新青年》碑刻前,只见正面是该杂志正式更名后的第二卷第一号的封面,背面是陈独秀于1915年发表在创刊号上的《敬告青年》一文的六个标题,该文是陈独秀发动新文化运动的宣言书,贯穿于六项标准中的一条红线是民主与科学。这是我看到的目前国内关于书籍类的最大雕塑作品。不得不说,独秀园将《新青年》杂志雕成塑像,以展示陈独秀的历史功绩,真是抓住了事物的本质!是《新青年》掀起了伟大的新文化运动,在黑暗的中国解放了禁锢人们多年的封建思想;是《新青年》高扬马克思主义和十月革命的光辉思想,为黑暗的中国送来了光明;是《新青年》举起科学与民主的旗帜,为黑暗的中国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这时,我不得不在心底欢呼:陈独秀啊陈独秀,您不愧为伟大的启蒙者和杰出的思想家!正像德国哲学家、诗人海涅所说:“思想走在行动的前面,就像闪电走在雷鸣之前一样”,伟大思想的引领,才使后来的五四运动如火如荼,才有共产党的思想建党,才使大革命的潮流风起云涌!实干家可求,但思想家难得。我们设想一下,如果没有马克思主义,哪有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功;如果没有毛泽东思想,哪有人民站起来的新中国;没有邓小平理论,哪有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没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哪有全面实现小康的伟大成就和迈向第二个百年目标“中国梦”的宏伟征程。每当想到此,站在这组书雕的面前,对作为思想家的陈独秀更是崇敬有加!环顾左右,巍巍的远山浮着祥云,静静的水塘泛着金光,那是对这位伟大思想家的天地回应!
    独秀园的中央,在周围修剪整齐的绿植和柏树的映衬下,一个耸立的人物雕像高高矗立在我的眼前,无疑这是陈独秀的站姿塑像。只见这塑像微叉着双腿,左手插着腰,右手拿着书,眼神直视前方,神情充满着自信。这尊塑像表现的是青年陈独秀,走出乡关,迈向世界的身影,它在默默地表明一个革命者追求真理和正义的抱负,它在暗暗地预示着一个思想者探索人间正道的足迹,它在高高地展示着一个不屈不挠的民族英雄敢于向旧世界挑战的雄姿,为一切有思想有良知有作为的后人树立了典范!有感于此,我立刻召唤随行的友人,给我在此塑像前模仿着陈先生的站姿,留下了值得永远纪念和回味的影像。
作者在陈独秀塑像前留影
    再往上走,路过在天然池塘基础上改造的纪念水塘,看到这个方方正正、清清澈澈的水塘,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陈独秀清清白白的一生,那如镜的水面也似一面清澈明亮的镜子,像在告诉人们,历史是人民书写的,功过是非自有公论。
陈独秀墓前水塘
陈独秀先生之墓(安庆)
    终于我沿着墓道台阶来到了陈独秀先生的墓前,与这位世纪伟人隔着时空相对,心情无比的复杂和感叹:高大的墓冢,汉白玉贴面,既森严又神圣;墓的两侧,排列着64株杉树,喻示着陈独秀走过的64个春秋;5棵龙柏松,则代表着他曾经担任过中国共产党五届的主要领导人。此时,杉木挺拔、松柏苍翠,远山肃穆、近冢无声,像在倾听一位世纪伟人那救国救民的激情呐喊,又像在回放一百多年前那位民族英雄当街愤世嫉俗的演讲……此时,我也终于还了追寻先生足迹、探访先生旧居、拜谒先生墓冢的一份心愿。望着高大的墓碑,以颜体字书写的“陈独秀先生之墓”七个大字,让我浮想联翩,心中默念:陈独秀先生!您是幸运的!围绕在您身边的雾霾终于消散,戴在您头上的“右倾投降主义”“汉奸”“叛徒”的污蔑不实之词,在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指引下已彻底甩掉,您伟大的思想家、杰出的政治家、我们党早期优秀的领导人和工人运动杰出领袖的地位,将永远载入中国人民求解放、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宏伟史册上!再联想到,在中共党史上,您“一家三委员”,为中国革命的使命担当和作出的巨大牺牲,是多么的可歌可泣!29岁的陈延年唱着《国际歌》走向刑场的悲壮豪情,26岁的陈乔年“砍头只当风吹帽”,迎着敌人的屠刀前进的伟岸身姿,已永远活在了亿万中国人民的心中!
陈独秀                       陈延年                      陈乔年
 
    陈独秀先生!您的一生值了!您将与日月同辉、与山河同在!
    此时此刻,我仿佛听到在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欢乐颂”的雄浑乐曲声中,毛泽东的“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豪迈诗句在山谷里回响……
2021.8.13写于辽宁大连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