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化工行业安全人才培养任重道远
化工作为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广东省化工产业迅速崛起,《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更是提出做强做精石化等优势产业。但是,化工生产过程复杂,涉及的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有毒有害,一旦发生事故则破坏力强、社会影响大。做好化工安全生产工作,防范化解危险化学品重大安全风险、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关系社会长治久安、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参赛队伍答辩展示
根据应急管理部的统计数据,当前我国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危险化学品重大安全风险防范化解任务依然繁重艰巨。另一方面,当前高校在化工行业安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教材不同步,与生产实践衔接不够,部分高校完全没有相关专业甚至课程的问题。强化高校化工类专业学生安全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加快安全生产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显得尤为迫切,深化化工安全人才培养机制改革任重道远。
在这样的背景下,全国大学生化工安全设计大赛暨化工安全教育论坛,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所学知识的舞台。同时,积极邀请相关化工企业管理人员,就国内外先进的安全工艺技术及经验进行交流,一方面提升高校卓越工程师培养质量,协助国内高校积累工程技术培训经验;另一方面提升化工行业预防重大事故的能力,提高行业整体工程技术水平,进而共同实现高校与企业的社会责任。
赛事:搭建政府、企业、高校分享交流的开放平台
“天赐材料杯”全国大学生化工安全设计大赛决赛暨化工安全教育论坛由中国化工学会主办,华南理工大学承办,广州天赐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三棵树涂料股份有限公司、广州星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协办,旨在搭建一个供政府、企业、高校等就化工安全技术及化工安全人才教育进行经验分享交流的开放平台。本次赛事(论坛)引起相关各方的高度重视,吸引了来自四川大学、中山大学、湖南大学、南京工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矿业大学等高校的多支队伍报名参赛。中石化广州工程有限公司、中海油惠州石化有限公司、中国天辰工程有限公司、广州天赐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巴斯夫一体化基地(广东)有限公司、江苏斯尔邦石化有限公司等化工企业,均派出资深安全技术及管理专家作为论坛主讲嘉宾或赛事评委参会。
围绕化工安全主题进行访谈
本次全国大学生化工安全设计大赛决赛暨化工安全教育论坛分为两部分,分别为化工安全教育论坛和大学生化工安全设计大赛决赛。受疫情影响,活动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模式进行,参赛选手在线上进行答辩展示,嘉宾评委则根据自身情况,分线上和线下进行分享评审。
在上午的主题演讲部分,中石化广州工程有限公司首席专家、公司技术委员会副主任胡敏,中国天辰工程有限公司高级专业主任工程师纪维维,广州天赐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EHS总监黄娜纷纷结合自身的工作经历及各企业在化工安全生产上的独到经验与先进做法,围绕“中国石化HSE管理体系与设计安全管理”“安全管理中的损失控制”“化工建设项目基本概念”等主题,与业界、高校进行分享,一方面达到共同探讨安全工艺最新技术,互通有无的目的,另一方面也借此机会让学生对一线生产有更多了解,拓展学生行业视野。
经过半年多的准备,来自中国矿业大学、四川大学、西安石油大学、湖南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南京工业大学、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及华南理工大学的八支队伍各显神通,从全国125支队伍中脱颖而出,进入28日的决赛。为更贴近现实的化工安全生产需要,决赛评委均由出席论坛的企业资深安全技术及管理专家担任,他们以自己在安全领域多年的工作经验为支撑,对参赛学生作品存在的问题给予专业性的点评,以此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将所学与实践相结合,形成安全生产的观念。
来自华南理工大学的参赛队员伍泽霖表示:“评委在现场提到的一些问题虽然看起来很不起眼,但这些问题可能会带来极为严重的后果。我们很庆幸有这样一个机会,使我们对化工安全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也使我们意识到自己作为一名未来的化工工程师对化工安全应负的责任。”
最终,来自华南理工大学的“六只大白鸭队”凭借严谨细致的作品设计及张弛有度的答辩展示,斩获本次决赛的特等奖,同时也获得5000元的奖金。
颁奖仪式
此外,论坛组委会还邀请到场的高校嘉宾及评委,围绕“高等教育如何应对化工安全人才培养的需求”进行主题访谈研讨。通过访谈,使高校学生对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有进一步的了解,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指明方向,也为高校在培养适合企业需要的化工安全人才方面提供具有建设性的意见。
通过本次赛事(论坛),各方针对前沿的安全管理技术进行了深入交流,为今后高校化工安全人才培养提供了目标,搭建起了共同探讨化工安全教育问题的开放平台,实现了政府、企业、高校多方相互交流、互惠共赢的目的。
(中国教育在线 林剑 通讯员 佘建伟)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