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华南理工大学举行2023年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张立群校长寄语:勇立时代潮头!
2023-06-28 18:04:00
华南理工大学

  

 五山校区会场(点击观看现场视频)

  6月28日上午,华南理工大学2023年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举行。5565名本科生、5382名研究生圆满完成学习,从此开启人生新征程。

  为毕业生制作电子成长档案

  依托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华南理工大学为每一位毕业生精心制作了专属的电子成长档案,再现他们在校学习、生活和实践的点点滴滴。华南理工大学党委书记章熙春现场为毕业生们签发了电子成长档案。

 华南理工大学大学城校区会场

 章熙春书记为毕业生授旗

  为着力培养全球视野与家国情怀兼备的领军人才,引导毕业生赴基层和重点领域建功立业,华南理工大学设立了“笃行奖”,用于奖励到西部及艰苦边远地区重点单位、基层单位就业、参军入伍、赴国际组织就业的应届毕业生。章熙春为基层就业毕业生代表颁发“笃行奖”,并为毕业生出征授旗。

  校长致辞点赞多位优秀毕业生

 张立群校长致辞

  以“青春,在强国征程上绽放,在人类进步中闪光”为题,华南理工大学校长张立群在毕业典礼上致辞,为10947名毕业生送上“高扬理想风帆,凌云纵横绘蓝图”“勇立时代潮头,直挂云帆济沧海”“接续砥砺奋斗,宝剑锋从磨砺出”的寄语。

  张立群在致辞中点赞多位2023届优秀毕业生,获得了现场学生的阵阵掌声。他向所有毕业生提出期望,“生逢盛世,这是属于你们的时与势;广阔舞台,这是赋予你们的担与责。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也是充满激流和险滩的航程,你们自当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成长在祖国的需要里,奋斗在人类的进步中。”

  校友代表为毕业生送上鼓励

 刘石伦校友致辞

  刘石伦是华南理工大学1977级汽车专业学生,现任深圳市新豪方集团董事长。他曾分别于2019年和2021年向学校捐赠共计1.3亿元,用实际行动展现了一名优秀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和华工人的爱校荣校情怀。

  在致辞中,刘石伦回忆了自己刚毕业时的小故事:刚参加工作的他被一些同事取笑,说大学生连修车都不懂,于是他就天天跟着技术强的老师傅学习请教。由于有理论知识,不到一年修车技术就超过了同事,还制定出了各种进口车的维修标准,供车间维修工使用,让大家刮目相看。他鼓励师弟师妹们诚实做人,慎实做事,创造美好未来。

  向后勤保障员工献花

 向后勤保障员工献花

  “感谢你们的奉献与陪伴,辛苦了!”现场,华南理工大学毕业生代表为学校医护人员、保卫人员、后勤人员等部门的一线职工献花。一直以来,特别是在过去的三年疫情期间,他们坚守岗位,无私奉献,帮学生取快递、晒被子、测体温、送药品、守平安,一言一行都践行着服务育人初心,每时每刻都在保障学生的健康和安全。

  【毕业生人物故事】

  李金鹏:广州国际校区首届本科毕业生

  (2023届本科毕业生发言代表)

  珠江之畔,广州国际创新城南岸核心区内,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共潮而生。这一由部省市校四方共建的国家级校区,致力于探索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办学新道路,打造新工科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高地。

  今年凤凰花开的时节,广州国际校区迎来了首届本科毕业生。李金鹏,正是他们中的优秀代表。今天,他走上学校毕业典礼的讲台,代表2023届全体本科毕业生发言。

  李金鹏是中共党员,峻德书院、吴贤铭智能工程学院2019级智能制造工程本科生。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1篇;作为队长带队获得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和交叉学科建模竞赛一等奖、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等奖项;荣获2021-2022年度“十大三好学生标兵”、何镜堂奖学金、国家奖学金等多项荣誉;被保研至清华大学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专业。

  作为广州国际校区首届本科毕业生中的一员,在过去的1402天里,和广州国际校区一起成长是什么感受?李金鹏用“探索-积淀-精进-超越”概括在这里度过的四年。回忆起刚来到校区的时候,“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是他对这里的第一印象。那时他参加了入学后的二次选拔,进入吴贤铭智能工程学院智能制造工程专业。面对全新的环境、全英的课程,他没有畏惧退缩,而是通过不懈的努力,一步一个脚印,在这片新工科教育示范区中浇灌自己的理想,终于收获了丰硕的果实。

  杨倩如:十次登上典礼舞台,七年求学完美谢幕

  (2023届硕士毕业生发言代表)

  杨倩如,艺术学院2020届本科生、2023届硕士研究生。本硕在读期间,她以歌手身份参加了各类校园歌手大赛,在硕士期间还参与了中国好声音比赛,获得广东省总决赛第12名的名次,虽然无缘全国赛,但对她来说,这都是美好的体验。

  在校期间,她也被邀请参加了学校各种典礼的表演环节,作为暖场歌手、朗诵代表。今天是她第10次登上典礼的舞台,身份也变成了学校硕士毕业生的发言代表,“把角色体验了个遍,没有遗憾了,是一个圆满的句号”。

  在表演之外,她潜心科研,共参与省部级科研项目2项,校级项目3项,发表学术论文4篇。此外,她曾参加中央电视台五四晚会、广州大剧院“美丽中国”舞蹈专场等赛事、演出与主持工作50余次,组织与策划校级以上演出活动20余场;获国家级奖项1项,省部级奖项3项,校级荣誉20余项。

  毕业之后,杨倩如即将入职广州外国语学校附属学校,成为一名舞蹈老师,“继续用舞蹈传递美好。”

  赵博:立志成为一名“数字化装备医生”

  (2023届博士毕业生发言代表)

  作为一名“机械人”,华南理工大学深厚的工科底蕴和大湾区高端制造业的集群优势深深吸引着赵博,促使他来到这里追逐科研梦。他所在的课题组主要从事超精密与机器人装备的基础与关键技术研究,导师常和他们说“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做事,要立足‘制造业当家’助力高质量发展,同时要敢于突破,结合自己的研究兴趣敢想敢为。”

  在长达一年半近百篇文献阅读量的基础之上,赵博找寻到了科研的突破口和自己的“学术标签”,将人工智能的热潮应用至高端精密装备中,对核心执行机构进行“把脉问诊”,成为一名“数字化装备医生”,为“中国智能制造”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博士期间,赵博获得两次校长奖学金,一次国家奖学金,以第一作者发表SCI/EI论文10篇。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余卓斌同学(上图)是“西部计划”志愿者,他本人是学校青年志愿者指导中心的负责人,在校期间策划并参与了许多志愿活动,带着志愿服务的热情,毕业季毅然参加了“西部计划”志愿活动,他表示,去西部地区基层锻炼,为国家的乡村振兴作出应有的贡献。

  唐乐:学以致用,助推安全生产“零事故

  (返校参加典礼的往届毕业生代表)

  唐乐,土木与交通学院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2020届硕士毕业生。在华南理工大学就读期间,随着双碳目标的制定,国家大力推行绿色清洁能源发展,“要做对国家发展有用的事”,于是他来到了三峡新能源阳江发电有限公司,从事质量安全管控工作。

  工作中,唐乐作为公司年轻团队的一员,在300平方公里海域、700多个以青春奋斗为主题的日日夜夜,助力团队圆满完成项目建设任务,推动成功实现安全生产“零事故”。工作期间,他深度参与了广东阳江沙扒海上风电项目建设,该项目是国内首个百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场,创下国内单体容量最大的海上升压站、国内同等容量下重量最轻的海上升压站等多个“全国之最”,以及全球首台抗台风型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的“世界之最”。这个团队有着越来越多的华南理工人正在加入,在辽阔海洋上,为助力国家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贡献着“华工力量”。

“奔赴山海、未来我来”的飞艇出现在五山校区会场上空

  幸君林:基层工作出实效,用实际行动践行青春誓言

  (返校参加典礼的往届毕业生代表)

  幸君林,经济与金融学院金融学专业2020届本科毕业生。在校就读期间,幸君林获得过校级优秀学生干部和校诗词创作比赛冠军,并在2019年获得过第九届广东省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决赛一等奖和“十佳职业规划之星”荣誉称号。在这场比赛中,他以“时代勇担当,建功在基层”为主题,阐述了自己作为新时代青年,立志在基层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也进一步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

  2020年,幸君林毕业后考取了广东省人社厅选调生,2021年被派到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永善村担任村支书助理,“如何实现村民心中所盼?”他跑遍山林、农田、学校、民屋,在走访调研中得知,大家一直心心念念发展旅游业。他虚心地向村民们请教,在驻村期间完成了整套传统村落申报材料,成功帮助永善村入选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并为村里争取帮扶资金,在全县选调生基层锻炼考核中被评为“优秀”等次。这三年,他在省厅、山村、县城各工作一年,经历了多方位的工作实践,期间深入参与了省人社厅的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为乡村振兴战略在基层落地生根奉献青春力量。

毕业生在现场拍照留念

  肖竹昕:跨越4400公里,传承华工精神

  (返校参加毕业典礼的往届毕业生代表)

  肖竹昕,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2020届毕业生。高中阶段,她从新疆来到广州的中学上新疆内地高中班,对华南理工充满憧憬,高考后被顺利录取。

  “我家是老兵团人了,我是兵三代,爸妈也在建设新疆兵团。国家和华工培养了我,我得回去履行屯垦戍边的使命。”2020年本科毕业时,肖竹昕选择回到新疆胡杨河市,成为了一名高中教师,把不断追求卓越的华工精神带到了天山脚下的课室。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今年6月,她刚把自己的第一批学生送进高考考场,就收到学校邀请往届生参加毕业典礼的好消息,“看着自己学生高中圆满毕业,自己也返校参加大学毕业典礼,感觉特别有纪念意义。”

  (中国教育在线 林剑 通讯员 黄明 实习生 郑子健)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