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科技大学党委书记姜虹、校长薛其坤等校领导,院士代表,各院系、部门、书院负责人代表等出席典礼,副校长兼教务长方红卫主持典礼。
筑梦南科,扬帆起航,新“南科人”的到来,为学校增添了蓬勃的朝气与青春的活力。姜虹书记、薛其坤校长等校领导、院士代表、院系负责人代表、书院院长在全场的掌声中一起走上主席台。
姜虹等为新生代表佩戴校徽
晚7时,典礼在全场齐唱国歌、国旗冉冉升起中拉开序幕。2023级新生集体佩戴校徽,正式成为一名新“南科人”。
薛其坤校长讲话
薛其坤发表题为“筑牢信念之基,争做时代新人”的讲话。他表示,今年是南方科技大学实行“631”综合评价录取模式的第十二年,招生规模实现十二年连增。创新潜质突出、兴趣爱好多元、携手同向并进的新生们,为年轻的南科大注入了新的活力,成为了学校发展的强劲动力,也更加坚定了学校争一流、创一流、建一流的信念。薛其坤指出,崇高的信念总是与非凡的事业交相辉映,与宽广的人生彼此连接,与伟大的实践相互成就,在人生宝贵的大学阶段,同学们不仅要收获丰富的知识和过硬的技能,更重要的是形成信守终身的信念。
薛其坤强调,青年时期正是人生信念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提出殷切期望,“青年的理想信念关乎国家的未来。青年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他希望同学们坚定“强国有我”的信念,矢志投身复兴伟业,要深怀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在青春的赛道上,与祖国同行,为祖国增辉、给世界添彩;永葆“为者常成”的信念,积极面对人生挑战,要以“青春不言败”的昂扬斗志、“事在人为”的积极信念、“风物长宜放眼量”的执着坚持,直面挑战、砥砺奋进;厚植“追求卓越”的信念,勇于攀登科学高峰,要向着极致的热爱前行,在知识殿堂里求“真”,于科技高峰处求“是”。
薛其坤表示,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同学们作为新时代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秉承“明德求是,日新自强”的校训精神,追求“向极而行”的人生态度,以奋斗者的姿态在南科的时光轴中镌刻出最动人的青春印记,最终成长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时代新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人类社会进步贡献青年人的磅礴力量!
教师代表杰曼诺夫发言
在同学们开启新征程之际,国际数学大师、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讲席教授杰曼诺夫作为教师代表发言。他向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科研生涯以及在加入南科大之前与中国、南科大的往来经历。他表示,我们生活在信息革命和人工智能的时代,人工智能植根于数学,数学是所有工程和技术教育的基础和前提,而相应的数学理论仍处于发展初期,学好数学非常重要。他认为,深圳是一座充满活力的城市,南科大也是一所充满活力的大学,希望同学们刻苦学习,善于发现问题,并主动和老师讨论,相信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毕业生代表万弋发言
2016届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毕业生万弋(现为香港大学研究助理教授)作为校友代表发言。她与新生们分享了在南科大读书期间关于梦想、勇气、友谊的成长故事。她表示,要始终记得自己的初心,勇敢尝试,困难总会为那些心有所属、步履坚定的人让路。她勉励学弟学妹们珍惜在南科大的每一天,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感恩每一个帮助过自己的人,努力成为南科大的新传奇,为这片土地,为我们的国家,甚至为全人类做出独特贡献。
本科新生代表发言
来自树仁书院的陈晖恒作为本科生新生代表发言。他分享了自己入读“九山一水,挚美南科”的思考和感悟。他表示,作为毕业于南科大附中的学子,在高中阶段就深受南科大校训精神的感染与熏陶,自己将争做严私德的自律君子,守公德的谦谦君子和明大德的爱国君子,努力成长为德才兼备,可以承载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重任的南科人。
研究生新生代表发言
来自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2023级博士研究生代表袁飞发言。作为2023级年龄最大的博士生,他分享了自己求学、创业、读博的三次重大人生转折。他表示,未来将努力提升自己的科研素质和学术水平,结合自己的工作和创业经验,把学校先进的科研学术成果转换为生产力,造福社会与人民,实现科技兴国、产业报国的理想。
国际生新生代表发言
来自塔吉克斯坦的国际生新生代表马丁·瓦拉马特发言。他表示,中国坚定不移地致力于创新、技术进步和学术卓越,吸引了世界上有影响力的学者和研究人员,使其成为高等教育的理想目的地。此外,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也提供了丰富的职业机会。他将珍惜在南科大的宝贵学习时光,夯实自己的理论基础,为人类社会进步贡献力量。
开学典礼在全体师生合唱《歌唱祖国》的歌声中圆满结束,相信2023级新生们将在南科大这片充满创新的土地上,练就过硬本领,担当时代使命,谱写青春华章。
典礼开始前,师生先后观看了迎新短片和暖场节目表演。
采写、摄影:南科大宣传与公共关系部
编辑 林剑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