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专题座谈会在广州举行
2024-10-01 21:54:00
中国教育在线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提出“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在举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之际,在我国高校实施文化素质教育30周年的重要节点,9月24日,由广东开放大学省级社科研究基地粤港澳大湾区名人与大学文化研究中心、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华中科技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主办,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协办的“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专题座谈会在广东开放大学和广东技术师范大学举行。

  会上,广东开放大学(广东理工职业学院)党委书记幸小涛和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戴青云分别代表学校致辞,对专题座谈会召开表示祝贺,对与会领导嘉宾表示欢迎。中国工程院院士罗锡文、邢锋和联合国国际生态生命安全科学院院士王河,以及谢维和、王义遒、刘献君、周洪宇、欧阳康等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香港科技大学、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等20多所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资深教授、党委书记、校长,围绕会议主题畅谈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培养高质量人才,视野前瞻、观点新颖、论述精辟,呈现了一场思想盛宴。粤港澳大湾区名人与大学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开放大学原党委书记罗海鸥、广东海洋大学党委书记杨洲等先后主持会议。

  幸小涛致辞

  戴青云致辞

  院士领衔,共襄盛宴

  这次座谈会召开恰逢其时,主题鲜明、立意高远,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会议邀请函一发出即在全国教育界引发广泛关注、得到大力支持,包括多位院士在内的名流大咖欣然应邀莅会指导。会议思想碰撞、观点交锋、气氛热烈,展现了知识分子胸怀“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对“强国建设、教育何为”的深入思考和推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使命担当。

  “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是新时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要求。”中国工程院院士、暨南大学校长、教授、博导邢锋指出,当今科学发展日益呈现出学科交叉、知识融合、技术集成的特色,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是知识探索和科学发现的必然要求,也为高校培养复合型高素质人才指明了方向。

  罗锡文作报告

  “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同等重要、相得益彰、不可偏废。”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原副校长、教授罗锡文指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不仅需要通过科技教育来掌握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更需要通过人文教育来提升对自然和社会的价值思维以及对人生意义的追求。科技教育授人以器,人文教育授人以道,两者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必须有机协同,相互配合,才能更有效地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王河作报告

  “教育可以说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动力源。”联合国国际生态生命安全科学院院士、中国院副院长、广州大学教授、博导王河认为,要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其中的关键是要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目的和作用虽各有侧重,但二者是现代教育共同目标的两个方面,相辅相成、一体同行。”幸小涛表示,高校是育人基地,要不折不扣地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部署安排,积极推动以数字化赋能学习型社会建设,更新理念、变革模式,使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形成协同效应,努力培养兼具人文底蕴与科技素养的复合型人才,助力服务全民终身学习。

  戴青云认为,当前教育体系需要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特别是在科技与人文协同、理工医农等领域的交叉上。教育应更加关注可持续发展,注重人类、自然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权威聚力,继承发展

  20世纪90年代,华中科技大学率先在全国理工科高校中扛起文化素质教育大旗,在我国高教界掀起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大潮。30年来,以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相融合为核心的文化素质教育,对于推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高质量人才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不仅是对教育本质的回归,更是文化素质教育的再出发。

  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原副校长、文科一级教授谢维和表示,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文理)之间的关系是知识体系发展过程中一个长期存在的内在张力,是中国学术史中的一个学术公案,是世界学术界一直关注与讨论的基础性理论问题,也是知识形态中的基本关系之一。“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是一个重大的政策命题,也是一个时代的学术课题,是学者们可以充分展示聪明智慧与学术才干的巨大空间。

  教育部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顾问、北京大学原常务副校长、教授王义遒指出,科技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将科技本身的知识与能力传授给学生,而且要将取得科学技术的动机,如家国情怀、世界趋势、人生期待等结合起来,讲好科技发展的故事,润物细无声般地让他们受到深厚的人文精神的启迪与熏陶。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工作者则要尽可能结合当前国家急需的新质生产力的科技要素,如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战略性产业的性质与内涵,让学生多维度理解科学精神的本质。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二级教授周洪宇表示,我们应该很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教育传统,通过沟通和融合,使大学成为弘扬民族文化的基地,成为发展科学的重镇,成为人文精神与科学新知的交点,进而培养出文理兼修、既有人文情怀又有科学思维、既喜琴棋书画又好声光化电的高素质人才。

  “科技教育在教育、科技、人才系统中具有贯通性、基础性和战略性。”华中科技大学院校发展中心主任、原校党委副书记刘献君指出,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要充分挖掘当代科技教育中蕴含的日益丰富的人文性,注重建构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专业、课程和校园文化体系的协同性,不断强化当代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实施的综合性。

  国家级教学名师、华中科技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主任、校党委原副书记欧阳康表示,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坚持人文关怀,传播智慧之光,为国家人文精神的培育注入更多力量和温度。要通过强化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协同,引导新时代青年要自觉站在历史、现实与未来的交汇点,深刻回应历史之问、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

  协同育人,向强而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改革举措,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强化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协同,以学生人文底蕴的提升促进科技创新思维的提高,构建高质量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体系,对于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专家研讨

  “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协同是大学办学的使命,也是实现大学功能的核心。”教育部文化素质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党委书记、教授、广州大学原党委书记屈哨兵指出,大学的使命不仅仅是培养高科技人才,还要培养具备人文精神的综合型人才。科技、教育和人才培养三者密不可分,只有三者协同发展,才能实现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目标。

  广西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教授贺祖斌表示,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是提升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关键,这种协同可以助力培养更高质量的拔尖创新人才。

  广东工业大学党委书记、教授胡钦太指出,要推动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效协同,必须从顶层设计出发,处理好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的关系,构建跨学科、融合的课程体系,并改革教育评价体系,注重中国特色和国际视野的结合。

  中山大学中文系主任彭玉平认为,科技作为人类文明之一种,其对现实社会和每一个人的影响堪称根深蒂固,科技教育不仅在传授科技的文明,也是人文教育之一部分,因为最高端的科技也往往最契合人性,这是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虽略有分工,但终究在本质上是贯通为一的根源所在。强调二者的协同,就是将触及人类本性的精神传统与契合当世需求的科技文明的融合。一切的文明,一切的教育,都以“人”为核心。割裂两种教育模式,其实是“离之则两伤”,而融通为一,则是“合之则双美”。

  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原院长陈金龙认为,科技教育不能仅专注于技术,人文教育同样需要包含科学元素。这两者的协同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既要培养科技素养,也要提升人文素养。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协同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是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原副院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术发展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研究员马陆亭认为,专业学习是根,能力结构是形,结构里包括科技和人文。要通过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培养创新人才,达成以专业教育为基础的全面发展,最终实现基于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的素质教育。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教授别敦荣认为,人文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情感、信任和精神追求,这些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尽管科技可以提升生活的便利性,但社会的文明与否并不完全取决于科技水平。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陈廷柱强调,要以“四新”建设和AI赋能等策略推动教育与社会变革的互动和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协同。人文学科需要自我提升、发展壮大,以实现与科技教育的包容性合作,最终推动教育的全面升级,更好服务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罗海鸥在会议小结中指出,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是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关键一环。这种协同不仅涉及专业素养和技术能力的培养,还包括人品、灵性、思维和社会责任感的塑造。教育应着重培养具备科技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全面发展的人才,这是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中国教育在线 林剑 通讯员 谌亮军、侯海冰 

图/匡芹、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Baidu
map